策划书范文网

导航栏

×

传习录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4-15

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精选。

策划书范文网精选栏目推选:“传习录读后感”。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刷新我们的认知,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那我们应该怎么写好《丁丁历险记》的读后感呢?以下是策划书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传习录读后感 ”,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传习录读后感【篇1】

问:“燕平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篇2】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篇3】

读《传习录》有感500字: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传习录》

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古人也和我们现在的人犯同样的错误。我理解的上达功夫,就是知识里说的本体论。现在的人对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觉神秘的东西,就越是感兴趣。

以前我也这样,总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识,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说出去让别人听不懂,自己感觉到很有面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这里面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上达和下学是一个功夫,不追求下学的上达全是空中楼阁。下学就是上达,《中庸》里讲“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从基础的理论开始,想直接到达哲学的顶峰,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们是入世的学说。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识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学的东西要在现实当中可以应用的上。只谈理论,不落实到实践上,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王阳明举的树生长的例子特别的实际。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设定出树长什么样子,你只有不断的去浇水、培育、养护,它才会向上生长。至于树能长什么样我们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那样。想要追求上达要从自己内在做起,向内求。心擦亮了,明德显现,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达也就实现了。

传习录读后感【篇4】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励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传习录读后感【篇5】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传习录读后感【篇6】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习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习录读后感【篇7】

王阳明:《传习录》

何谓心学?

古人认为我们身体中主思考的不是大脑,而是心。所以,心学之心者,具象的大脑也,意象的思想也。大脑是物理结构,思想是思维意识。所以心学换言之,也就是一种思维意识学,一种思想学。所以把心学称之为哲学思想,也是名副其实的。

心学的核心是什么?

当然是心,什么心?道心,人心。天心即道心,道心即人心。人心的核心是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人的大脑的思考核心,就是思维的中心,就是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心学的最高宗旨是三个字:致良知。

什么是致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达到良知。良知分两个部分,道的层次的良知,叫做天良。这个天良,是不悟而知的。比如有人落水,无论你认识不认识,你一看到有救他的心发起,就是天良。这是很高级的感性的本能心理,近无灵魂本能意识。人的层次的良知,叫做善。这个善,是人类道德层次的善。比如你看到乞丐,有想施舍的心思,是道德的同情心善心在发挥作用。这是理性的人类群体心理。

致良知的重点,就是要求你遵循两个法则去行动:第一是服从高级感性的天良,服从心灵的声音去行动。第二是服从理性的德性,服从道德的要求去行动。

当然,最好是服从天良。天良混沌时,才会服从道德的善心。王阳明有个比喻,他说人的天良比如镜子,越是干净,越是清晰。圣人心如明镜,凡人心如昏镜。心如明镜时,天良自然通透,无须道德观照。我心即天心,即道心,即自照心。心如昏镜时,我心远离天心,道心,实际上等于一部分的失去了我心,所以只能依靠别人的心,他心。这个别人的心,他心,即社会道德人心,即他照心。

所以天良在,人有镜心,以道为心,以天良为行动的依据和指导。天良被遮蔽时,则只能靠照心,以他心为己心,以社会的道德人心为镜子,为行动的依据和指导。

一个镜心一个照心,这个区别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两者都有,自己有镜子自己能观照,这是接近圣人的状态,可以称之为上人。自己有镜子,虽然不是特别清晰,但是不用借助别人勉强可以观照,可以称之为中人。自己镜子一片昏暗,只能借助他人借助社会的镜子进行观照,是为下人。

镜心即天良,照心即善心。两者都有,就是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杰形象。反之,则是无尊无立无强的庸人形象。镜心人人都有,照心也人人不缺。心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你清理干净镜子,帮助学会观照自心,观照道心,而不是依靠他心,众心。

插句题外话,这种强调自尊自立自强,树立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追求真我的意识,是非常对自强不息的日本人胃口的,所以心学所以在日本发扬光大,几乎可以说是成就这个民族的国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什么是心即理?

什么是理?真理是理,天良是理,社会道德是理,善恶是理。进一步言之,你的心就是真理,就是天良,就是道德,就是善恶。你只要服从你内心中坚信不疑的精神意识即可。

我们把这个理进一步分析,就有了两种区别,即真理和假理。万一你不小心把假理当做了真理怎么办?这就要依靠你的镜心了,如果没有镜心而只有照心,是的确会陷入这个困境的。

比如说有人跌倒,你内心中的天理心告诉你应该要扶他。但是你没扶,因为你怕被牵连,怕被讹诈。这样你的天理心就没有统一,它不是真理心,它是假理心。你的心和理分开了,就像镜子跟观照心分开了。这就是假理,不是真理。假理非理,你实际上没有认识这个理。

心即理的重点,是要心理统一。如果不能统一的心理,不是真理,是假理。假理会蒙骗你,欺骗你,误导你,使你逐渐远离自心,远离道心。失去镜子,失去观照。结果就是不能自己依靠自己去行动,而是听听这个怎么讲,那个怎么说。以别人的心为心,别人的理为理。

一个被假理左右远离真理的人,一个失去了心即理的人,很容易成为墙头草,成为为非作歹,搬弄是非的小人。因为他的心非理,心理不统一。他被别人的意识左右,被社会意识左右,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他活在别人的观念里。而没有自己的行为主导观念。

所以心即理的重点,心是要你依靠自己的天良去思考去选择去判断,思考选择判断的对象就是理,这个理,主要就是各种主导我们行为选择的观念。

不断精确能够和你的内心统一的真理,真观念,排除不一致的假理,假观念,就是心即理的重点。所以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知,心外无物。凡是你不能真切认识,和你内心的最高良知保持一致,并且能够具体实践的观念,也就等于不存在的幻相,假相,非真相。心学所以被批评为唯心主义,主要原因也就在于这里,否认客观事实,只承认主观可以观照的对象。

心即理,心理合一,是知行合一的前提。内在不解决,外在不一致。

什么是知行合一?

所谓的知,其实就是心即理,就是主导我们行为的知识观念。知识被分为两个部分,真知和假知。在行为层面,具体落实到了行动的知识,是真知,反之则为假知。知行合一的重点,就是提倡真知,反对假知。换言之,就是提倡积极行动,反对夸夸其谈。

比如说一个人讲不能闯红灯,但是他常常闯红灯。这个不能闯红灯的知识对于这个人而言就实际上是一种假知,不是真知。不服从真知去行动,夸夸其谈,就是一个虚伪愚蠢的人。这样一个人,他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幻象,不真实。不要以为这只是形容,比方这个人某次闯红灯被撞,断送了卿卿性命,他不是幻象是什么?不真实的存在,也就有可能不真实的幻灭。这就是我们讲真实的重要性,讲心理合一,讲知行合一的意义所在。

一个被无数不能具体实践具体行动的假知包围的人,其必然也就活在虚假的存在困境中。他的生活不真实,存在心理不真实,是病态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强调真实真知的意义所在。任何知识观念,不能真,势必就假,并没有第三选择。

所以知行合一的观念,也是完全符合现代哲学的真理实证理论的,那就是一个人不能同时是A又不是A,一个知识不能同时是B又不是B。

识真理,行真知,做真人,就是心学提倡的人生态度,哲学精神。他是很高级的高级的一种存在状态,是的确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实践的人生方式。

什么是心外无物?

所谓心外,心即思想,也就是思想之外。在你思想可以认识之外的事物,等于不存在的事物。所以叫做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提倡儒家的格物,认识事物,正事物,给事物一个真切的认识,一个真切的位置。不在不能认识的,不能观照的,不能确知的事物上下功夫,否认神秘论思想,否认玄学思维,否认封建迷信。这是心外无物的思想价值,是值得肯定的科学精神。

比如说一个人讲有鬼,不是真的有鬼,是这个人迷在鬼这个虚假观念里面。心中无鬼,天下无鬼。这个鬼是心外的东西,不在心内,如果一个人心内有鬼了,不是真的有鬼,是这个自己就是这个鬼。所以这个人就是个鬼迷,自己迷在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上,自己就是鬼。

心外无物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提供给我们一种清明的人生精神。你心境平和,心中对于人对于世界没有敌视精神,就能达到心中无敌,天下无敌的境界。你心中有敌对思维,就全天下都有可能是你的敌人。你的镜心明晰,照心明了,就没有疑惑。充斥内心的都是真理,真知,真行。心中无惑,天下无惑。所谓圣人,无非这个状态。

所以王阳明临终所述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个光明,就是充斥满了真理,真知,真行的无惑状态。无惑,就达到了与真合一。这个真,是天道的真理,人道的真知,我道的真行。

这个光明境界,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道境界,就是“冲漠无朕,万象森然”的天道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生命境界。

20xx-4-21

传习录读后感【篇8】

用了14小时39分钟,先看注释译文解读,后咬文嚼字地读原文,从鸡年读到狗年,中间有一大段时间停止,因为在家时比较吵闹,总算正襟危坐地完整读完了王阳明先生的这部经典《传习录》(类似《论语》,语录体,学生整理平时语录教导书信而成)。可以肯定的是以后至少会重读四遍,个别段落会读上更多遍,甚至作为一生的至理名言和行动准则。

这部书让我见识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那批读书人的思想内涵和心理活动。学者和大众在明清以来的大贤中常把王阳明和曾国藩放一起比较和讨论。所谓古代读书人讲求的一生三件事,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两人一样不差,都已经做到了极致,实属亘古罕见,这就是所说的民族脊梁,三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大人物吧,做了不差于一代英明君主改朝换代或者开创盛世的伟大事情。因为他们“为将为相”既是行动的巨人(王阳明官职上虽并未做到将相),而且“为师为人”品德高尚,所以他们的思想言论在本已经很正确的基础上会更加令人们信服。王阳明比起曾国藩来在儒学哲学这一根本学问生命终极追问上做出的成就更大,开创了“心学”,对后世影响极大,尤其是对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中华儿女。

我自以为政治军事治国理政上我们要借鉴西方先进理论,比如马克思主义,但回到每个人的个人人生思考价值判断读书明理等等等等更应该学习和发扬自己的儒家文化,两千多年像王阳明先生这样那么多的古代优秀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建立起了一座精神城堡,如果我们嗤之以鼻或者根本无视,实在无异于野蛮人,虽物质上应有尽有却在精神上无根无源,像原始人。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宗旨,心外无物,心即理,知行合一,基本全盘否定了朱熹的理学,在先秦的儒学经典中又有独到的阐发,坚持认为良知本有一个,不在物上而在心上,所有人类参与的身心活动终极目的都是在得到这个良知,即致良知,统一和简化了人类所有的活动。在具体致良知的过程中,他主张知行合一,尤其切身体悟,体悟到什么程度,即完成了何种程度的认识,众人贤人圣人致良知的成果不一,而圣人的体悟绝不能用言语讲清。未发不是后,已发不是先,等等实在不好理解,但能感悟到的确是这个道理的概括,让人叹服。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怎么思考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待解决的麻烦,忧愁烦恼担心恐惧这些,王阳明先生运用自己的学说都进行了解答,甚至再细一些人们不太注意但总会遇到的小问题小情绪,更大一些的如何安身立命修身做人读书成事的方法。

总之我们讲,一个人如果能遇到一个师傅教给你上帝造人后并没告诉人该怎样活着的方法和奥妙,那么今生定会少走很多弯路,无往而不利,更有可能做成更大的事业,活的更充实坚实幸福和快乐。王阳明或许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传习录》或许就可以作为这样的一个宝典。或者是还没读过四书的我突然发现原来很多生活学习上的疑惑烦恼,老祖宗已经想过了并已经有了成熟的答案。

惠己及人,朋友们如果能耐心读下去,强烈推荐《传习录》。

传习录读后感【篇9】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习。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习心灵而作的。”——传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习主要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读,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一千遍也就没用了。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首先要从心灵上开始。心中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就可以主动地解决问题。走神,不只是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费时间。不能通融的知识,就算是正确的知识,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

猜你喜欢

更多>